電快速脈沖群(EFT)測試項目介紹
01、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1.1、試驗目的: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測試的目的是為評估電氣和電子設備的供電電源端口、信號、控制和接地端口在受到電快速瞬變脈沖群干擾時的性能確定一個共同能再現的評定依據。
本試驗是為了驗證電氣或電子設備對諸如來自切換瞬態過程(切斷感性負載、繼電器觸點彈跳)的各種類型瞬變騷擾的抗擾度。
1.2、試驗標準依據:
IEC61000-4-4-2012 、GB/T17626.4-201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1.3、試驗類別:
供電電源端口試驗配置:
對于供電電源端口經過耦合/去耦網絡直接耦合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是首選的試驗方法。若沒有適合的耦合/去耦網絡,例如當交流電源電流大于100A,可采用替代方法。然而,不建議使用容性耦合夾的方法,因為在耦合脈沖群時,耦合夾的效率遠低于用33nF電容直接注入的方法。
耦合/去耦網絡試驗配置實例
輸入輸出信號&通信端口試驗配置:
使用容性耦合夾把騷擾試驗電壓施加到輸入/輸出端口和通信端口,當采用容性耦合夾的方法時,連接受試設備的非受試或者輔助設備應適當去耦。
容性耦合夾試驗配置實例
安裝后試驗的試驗配置:
這些試驗是可選用的,只有在制造商和用戶同意后才可進行這些試驗。必須考慮試驗本身可能對受試設備有破壞性,其他位于同一地點的其他設備可能會損壞或者受到不可接受的影響。
應該按照設備或系統的最終狀態進行試驗,為了盡可能逼真地模擬實際的電磁環境,在進行安裝后試驗時應該不用耦合/去耦網絡。
安裝后設備試驗配置實例
1.4、試驗等級:
1.5、試驗結果的判定:
試驗結果應依據受試設備的功能喪失或性能降級進行分類,相關的性能水平由設備的制造商或需要方確定,或由產品的制造商和購買方雙方協商同意。推薦按以下要求分類:
A級判定(Criterion A):
在制造商、委托方或購買方規定的限值內性能正常。
B級判定(Criterion B):
功能或性能暫時喪失或降低,但在騷擾停止后能自行恢復,不需要操作者干預。
C級判定(Criterion C):
功能或性能暫時喪失或降低,但需操作人員干預才能恢復。
D級判定(Criterion D):
因設備硬件或軟件損或數據丟失而造成不能恢復的功能喪失或性能降低。
備注:
由制造商提出的技術規范可以規定對受試設備產生的某些影響是不重要的,
而這些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沒有適用的通用標準、產品或產品類標準時,這種分類可以由負責相應產品
通用標準、產品標準和產品類標準的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用于作為明
確性判據的指南,或作為制造商和購買方協商的性能判據的框架。
02、電快速瞬變脈沖群試驗要求
2.1、脈沖群發生器電路簡圖:
經由挑選的電路元件Cc、Rs、Rm、Cd,使發生器在開路和接50Ω阻性負載的條件下產生一個快速瞬變。信號發生器的有效輸出阻抗應為50Ω。
2.2、脈沖群發生器性能特性:
性能參數:
輸出阻抗: 同軸輸出 50Ω
極性: 正極性和負極性(可切換的)
隔直電容: 10(1+20%)nF
重復頻率: 重復頻率值*(1+20%)kHz
與供電電源的關系:異步
脈沖群持續時間:5kHz時為15(1+20%)ms,100kHz時為0.75(1+20%)ms
脈沖群周期: 300(1+20%)ms
脈沖波形:(具體詳見GB/T17626.4-2008波形圖3)
快速瞬變脈沖群概略圖:
2.3、耦合/去耦網絡:
耦合/去耦網絡特性參數如下:
耦合電容:33nF
耦合方式:共模
2.4、容性耦合夾:
耦合夾的耦合電容取決于電纜的直徑,材料和屏蔽(如果存在)。該裝置由蓋住受試線路電纜(扁平型或圓型)的夾板(用鍍鋅鋼、黃銅、銅或鋁板制成)組成,并且應放置在面積最小為1 ㎡的接地參考平面上。接地參考平面的周邊至少應超出耦合夾0.1m。
耦合夾的兩端應具有高壓同軸接頭,其任一端均可與試驗發生器連接。發生器應連接到耦合夾最接近受試設備的那一端。耦合夾本身應盡可能地合攏,以提供電纜和耦合夾之間最大的耦合電容。
耦合夾特性參數:
電纜和耦合夾之間典型的耦合電容:100pF~1000pF
圓電纜可用的直徑范圍:4mm~40mm
絕緣耐壓能力:5KV
應用范圍:
輸入輸出信號、通訊端口上的連接線的驗收試驗要采用耦合夾的耦合方式。耦合夾耦合的方式也可用于交流/直流電源端口的試驗。除了出現不符合GB/T17626.4 2008或者IEC61000-4-4標準6.2定義的不適用情形。
2.5、試驗配置:
固定落地式安裝或者臺式受試設備和設計安裝于其他配置中的設備,都應放置在接地參考平面上,并用厚度為0.1mm±0.01m的絕緣支座與之隔開,對于安裝天花板或者墻壁的設備應按臺式設備試驗。
用于實驗室形式試驗的一般試驗配置
架式安裝設備的試驗配置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