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場路聯合仿真案例:外加偏置的電磁散射調控
寫在前面:時域場路聯合仿真技術應用很廣,但涉及的內容和細節很多,要想仿的準需要用戶有一定的數值算法基礎和仿真經驗積累。本文結合CST2019講解了場路聯合仿真的關鍵步驟和設置方法。
一、仿真概述
(1)軟件版本
Release Version 2019.07 (CST2019-SP7),CST微波工作室(MWS)+設計工作室(DS)。
(2)仿真配置
仿真頻率范圍為0-1GHz,網格剖分密度為1/20波長,仿真區域背景材料為空氣,外圍設置吸波邊界條件(open addspace)。
(3)建模求解
仿真包含一個平面波激勵,一個外加電壓源激勵,25個二極管以及剩余的金屬和介質部分。具體來說集總加載結構包含25個的周期單元,單個周期單元大小6cm*6cm,每個單元包含金屬貼片(黃色)和單個二極管(藍色),周期單元陣列上下邊界設置饋線,由+X方向的外加偏置電壓源(紅色)控制所有二極管的導通與截止,-Z邊界處設置平面波激勵。
為對比二極管通斷前后透射過周期陣列的電磁波,在陣列軸向+Z方向設置系列探針,記錄不同偏置狀態下電場瞬態值。
二、重點講解
(1)集總器件建模與設置
從有限時域差分算法實現上來講,全波仿真中集總器件與離散端口設置其實是等效的,只是功能不同而已。CST目前支持兩種集總器件建模:一是細線狀器件,選取空間任意兩點,然后構建Lumped Network Element;另一種是薄片狀器件,選擇空間兩條短橫線(俗稱edge),然后構建Lumped Network Face Element。相比之下,第二種建模更加靈活,通用型更強,特別適合需要考慮器件寄生效應的場合。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集總器件定義對話框type選項卡中有spice circuit選項,方便用戶時域仿真加載非線性器件,這是CST2019版本的一個亮點。
(2)場路聯合激勵建模與設置(關鍵)
首先,切換到CST-MWS界面(點擊3D視圖),菜單欄點擊平面波激勵,設置平面波的極化類型、電場以及傳播方向。平面波激勵的信號類型由導航欄激勵信號(Excitation signals)指定,可以新建信號并設置成默認,這里設置為500MHz連續波。
然后,按照類似集總器件建模的方式,構建基于面電流的離散端口激勵(Discrete Port),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端口類型有三種,這里無需指定,因為MWS和DS聯合仿真時該選項無效(或說被DS設置自動覆蓋)。
接下來,切換到CST-DS界面(點擊Schematic視圖),添加外部端口(External Port,黃色圖標),連接至原理圖中的全波仿真模塊的輸出端口;新建瞬態仿真任務,設置仿真時間長度Tmax,電路求解器選擇CST transient co-simulation,這樣設置的目的是指定DS為主求解器,調用MWS輔助仿真,兩者交互的接口就是離散端口,交互的數據就是離散端口處的電壓和電流。
最后,進一步設置DS外部端口激勵參數,選中導航欄Tasks-Trans1,左下角Task Parameter List中就會出現端口設置,選擇自定義激勵信號,彈出對話框。這里為了控制二極管通斷,故選擇脈沖序列電壓源(Pulse Sequence),不難發現,這里源的類型與MWS中離散端口的類型具有對應性,因此MWS中離散端口參數設置會被自動忽略。
至此,我們分別定義了場和路的信號波形以及激勵方式,場路聯合仿真設置基本完成,但是還存在一個問題,DS調用MWS仿真時只定義了端口的激勵,沒有明確指定平面波激勵,為此,我們需要返回到MWS界面,然后菜單欄點擊求解器設置(Setup Solver),勾選平面波激勵疊加選項(Supperimpose plane wave excitation),這樣才能保證仿真啟動后場路信號同時激勵。
上述設置完畢后,在DS界面中啟動仿真(Update),即可進行真實的時域場路聯合仿真。這里分別給出了上述結構在有無外加偏置條件下的電壓和電場響應??梢园l現,外加偏置確實改變了器件的狀態和電磁結構的散射特性。
三、注意事項
(1)如果集總器件為簡單的RLC或者理想PN結,建議使用內建模型,即集總器件對話框中type類型中選擇RLC或者Diode 選項,直接在選項卡中填寫器件參數,這樣CST無需調用外部電路求解器,仿真精度和可靠性會更高。但是如果集總器件等效電路較為復雜,定義為SPICE子電路會更加方便,CST求解時自動調用外部的SPICE電路求解器進行仿真,電路模型過于復雜時求解可能不穩定。
(2)不難發現,CST-MWS界面也可以指定平面波和離散端口的聯合激勵,但是兩種激勵的信號波形由導航欄的激勵信號(Excitation signals)唯一指定,無法獨立更改,所以此處需要借助DS獨立定義離散端口的波形。如果用戶不需要外加偏置,也即仿真無源集總加載設計時,僅僅利用MWS就夠了,不需要MWS界面和DS界面來回切換。
(3)MWS和DS兩個工作室設計的目的不同,仿真流程和邏輯不同,因此很難兼容場路聯合仿真時所有參數。為此需要用戶多多閱讀幫助文檔,了解算法層面的相關知識,在參數定義不明確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仿真測試進行明確。簡單來說,遇到模凌兩可的情況,誰是主求解器誰說了算。
(4)場路聯合仿真結束后,DS界面中可以查看部分電路響應,MWS界面可以查看更多數據,數據末尾的命名會自動添加[cosim Tran*],對應為場路聯合仿真產生的數據。
---------------申明--------------------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
轉載請注明出處:有點小用吧(公眾號useful4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