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 MWS大家幫忙看看這個模型的諧振頻率該怎么看
(473 K) 19 (500 K) 5 在CST微波工作室做了一個簡單的串聯諧振電路的模型,想利用銅片自身電感再加上外加的集總電容調整諧振頻率,按說串聯諧振時諧振頻率電阻上的電壓應該是最大的,不知道這么看是不是對的。這個模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管怎么改變集總電容的電容值,電阻上電壓最大時對應的頻率一直沒什么改變,就算不加電容也是這樣,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那位大俠幫忙解釋下啊,先謝了
我把模型做了修改,刪掉了平面波激勵,另外把電流源改為了電壓源,改后的文件名叫RFID
先幫樓主描述一下他的模型文件:
一個環形copper結構,開口處串聯連接一個1 A電流輸入discrete port,,一個1000 ohms電阻,一個0.1 pF電容。模型同時包括plane wave excitation,置于X軸正方向邊界處。邊界條件使用"Open Add Space",全局網格屬性:“10、5、20”。
仿真得到的lumped network element的Voltage:
仿真得到的lumped network element的Current:
仿真得到的lumped network element的Impedance:
首先是關于模型本身的問題:
1. Plane Wave Excitation的目的是什么?
2. 為什么一定要用兩個lumped network element?用一個像下面這樣可以么?
接下來是原理部分的問題:
1. 電路諧振的原理是什么?諧振發生時,電路元器件有什么樣的特征?為什么諧振時電阻上的電壓是“最大的”?你確定嗎?
2. 銅片自身的電感是多少,這個你知道(或者估計過)么?有沒有事先估算一下這個模型的理論諧振頻率應該是多少?假設這個模型諧振于某一頻率,那么通過1000歐姆和0.1皮法你可以計算出電路的等效電感是多少么?
3. 至于改變電容值,樓主更改電容值的范圍是多少?有沒有預先演算一下如果要調諧到某一頻率,預計電容值應該是多少?在你的模型上,更改電容值確實很難看到變化,我暫時不清楚背后的原因。
樓主模型,更改C = 34 pF,和原仿真結果近似:
4. 如果使用樓上單一lumped network element的建模方法,取不同的電容值,得到以下的圖:
C = 0.1 pF,電壓有明顯波紋,但是峰值頻率點接近:
C = 34 pF,電壓有明顯變化:
更改這個帖子的分類,大家一起來討論。
首先感謝版主的細致分析,Plane Wave Excitation是默認的,我沒設置過,已經刪掉了,但重新仿真的結果沒有發現明顯變化,用兩個lumped network element是為了分別觀察電阻和電容上的電壓和電流
1.我原來設置的是離散端口是1A的電流源,可能諧振的時候電阻上的電壓不是最大。我把它改為1V電壓源,按照串聯電路諧振理論,諧振的時候電路中電流最大,那電阻上的電壓也應該是最大的吧,但得到的結果卻不是這樣的。
2.理論計算,銅片的電感大約是0.556uH,電容設成0.1nF時諧振頻率大概是21.35MHz。目前沒固定諧振頻率,只是想看看不同電容值時能不能查看到諧振頻率。
3.電容變化范圍很寬,從pF到F都試過,變化都不大,不知道什么原因。
大家看看誰有好的辦法,怎么看諧振頻率,能不能通過S參數之類的來看,謝了
改成電壓源后,電阻上的電壓如圖。誰能解釋下,這可能是什么原因啊
我也想看這個啊,學習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