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大家一個問題?(關于網格密度)
大家仿真的時候,一般開始的時候把網格的密度設置為多少?
比如一個100*30*10的腔體
我發現自適應加密網格的時候,有時候差別很小,有時候差別很大,
感覺很困惑,不知道什么密度和真實情況更加接近!
望指教!
順便問一下,是網格越密越好么?
大家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都說下啊
怎么沒人回呢
如果相信CST的“專家系統”的話,不用特別設置--在不需特別精確比如只是掃掃參數看下變化趨勢的話。
當然設計進展到一定時候肯定需要一定準確度了,這個時候要用“自適應加密”。“有時候差別很小,有時候差別很大”就正好說明“專家系統”初始網格對結構把握的準確度的不同了。
謝謝 drunkbear
那就是說 剛開始的時候不用改變網格的密度,需要很準確的時候 在“自適應加密”吧
3q
我 更傾向于:一個模型建立后,用自適應加密(一般比較經濟)來檢查下模型, 而后加密網格(3,4passes)確定一個相對準確而經濟的網格密度.
hi xhchan,
你說的“用自適應加密(一般比較經濟)來檢查下模型”是什么意思呢?“自適應加密”有這個功能么,還是說“專家系統”的初始網格都不太可信
用專家系統的網格的話, 我的理解是定性上是可信的,而且網格數目一般都不大,要這樣的網格來檢查模型是比較快的,也就比較經濟. 但是如果我們對量的準確性有點要求的話,還是要多進行多次的網格加密來比較下.
曾經模擬過別人的工作, 他的試驗結果跟模擬出來的有點偏差, 然后用一些比較牽強的理由來解釋,其實要是網格加密后, 偏差就不那么明顯了.
。那么,我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先采用系統默認的網格(一般都比較小,算得也相對較快),看模型本身是否有錯,得到一個rough results,然后現用自適應網格來精確。是這個意思吧
我覺得自適應不是很好用。
不知道有沒有局部剖分,局部加密的功能?
hi monster528,
局部加密是有的,但需要人為手動。我還不夠sophisticated,所以一直用自適應,覺得還可以的。
不過據說cst的局部加密做的不是很好。
5.0和2006b有局部加密功能,感覺還是比較好用
hi 學著堅強,
不知你在使用“局部加密”的時候是如何把握的,我一般怕把握不太好所以都用的自適應加密
另外,你說的“局部加密”和子網(flexible subgridding)是一回事?